社會和交通不斷發展的需求,促使澳大利亞的瀝青路面行業變得更強,更具韌性。澳大利亞瀝青路面協會(AAPA)的首席執行官卡洛斯·里爾擁有20多年的行業經驗,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這一點。
卡洛斯·里爾,AAPA首席執行官
AAPA以其在技術、研究、培訓和創新方面的領先地位而自豪瀝青網sinoasphalt.com。作為代表行業的頂尖機構,AAPA認為在當前趨勢、技術進步和未來理念方面保持領先至關重要。
本文是《基礎設施》雜志(Infrastructure Magazine)刊載的卡洛斯·里爾訪談實錄。訪談圍繞行業主要趨勢、當前挑戰,以及瀝青路面的未來發展趨勢,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來了解行業頂尖機構首席執行官是如何從戰略角度思考這些問題的。
瀝青路面的發展趨勢是什么?
里爾表示,瀝青路面的兩大發展趨勢是轉向循環經濟政策和基于性能的規范。
中國國家環保法規的出臺,限制了固體廢物的進口,促使澳大利亞在全國范圍內,包括道路行業,加快實施強有力的循環經濟政策并盡快付諸實施。
在循環經濟中,材料盡可能長時間地以最高價值在經濟中循環,這是通過升級、再利用、回收和再制造實現的。
瀝青路面(如瀝青)是地球上最可回收的產品之一,該產品能夠吸收某些廢物,同時保持良好的工程性能。
由于中國出臺環保法規的連鎖反應,目前AAPA及其成員正在全國范圍內與行業和政府合作,推動更多的膠粉(廢輪胎)、廢玻璃和回收瀝青(RAP)的再生利用。
AAPA還支持加強塑料作為聚合物對瀝青進行改性而不會對環境造成有害影響的研究。
“這對澳大利亞來說是令人振奮的,因為這項工作正在推動我們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實踐”里爾說。
第二大趨勢是,業主希望通過使用基于性能的規范,與國際最佳實踐保持一致,并摒棄不必要的規定性工程規范。
“通過基于性能的規范來制定工程的質量標準,有助于營造一個創新環境,讓承包商更加注重創新投入,盡可能采用創新技術和實踐,這是AAPA支持的全國性轉變”里爾說。
令人振奮的創新技術
里爾表示,目前在道路和路面施工中有各種先進的材料、工藝和技術出現,但EME2(法國等級2高模量瀝青混合料技術)是最突出的技術。
EME2是近年來引進的一種新型高模量瀝青技術。EME2具有能將交通繁忙道路的路面總體厚度減少30%的潛力,并且比傳統瀝青路面更堅固、更耐久。
AAPA正在與其成員以及澳大利亞道路研究所(ARRB)、澳洲路政委員會(Austroads)等利益攸關方合作,以確保該項技術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得到采用。
圖1 山東省交通科學研究院擁有全套EME2設計和性能評價實驗系統
永久性路面也是瀝青路面的一大變革,澳大利亞正在引進永久性路面技術。
AAPA支持引入“永久性路面”設計理念,永久性路面在全壽命周期內僅需定期對表面磨耗層進行簡單養護,既降低了全壽命周期路面成本,又減少了養護頻次和費用。
實踐證明,許多工程按永久性路面理念加強路面結構基層設計,完全可實現由原來的 20年路面結構破壞(澳大利亞路面結構設計壽命為20年)轉變為幾乎無需對路面結構進行維修,路面結構可長期持續使用下去。
里爾說:“隨著這一新概念的引入,對澳大利亞的長期利益以及由于減少養護和重建所節省的潛在成本意義重大?!?/p>
圖2 山東省從2004年就開始進行永久路面研究和技術儲備并已經持續觀測驗證超過17年(圖中為濱州永久路面試驗路結構)
行業面臨的經濟挑戰
里爾表示,為關鍵基礎設施持續提供資金是道路行業目前面臨的一個重大挑戰。
“我們最著名的經濟學家之一伯納德·索爾特(Bernard Salt)指出,基于我們的稅制,政府目前和未來為澳大利亞重要基礎設施(如道路)提供資金的挑戰越來越大?!?/p>
“這反映在澳大利亞各地公路網維護的滯后當中——在一些州,實際維護資金需求是年度維護預算的四倍,政府正越來越多地指望工業界支持這一日益嚴峻的挑戰”里爾說。
政府和私營部門目前正在合作,擺脫傳統的“主仆”關系,幫助解決資金挑戰。
通過在道路管理、建設和養護方面的長期合作關系,道路行業將創造新的融資和創新機會。
里爾表示,我們需要擺脫短期的繁榮/蕭條融資周期,采取更可持續的長期融資策略,這樣的融資策略將有助于提高道路工程規劃和交付的效率。
里爾表示,道路行業準備通過創新和耐久提升盡自己的一份力量,但澳大利亞的工程營商環境需要不斷成熟,以吸納最優秀的承包商來實現這種創新。
“幾乎在每個轄區,道路行業都在為短期繁榮/蕭條循環的融資模式而掙扎。這不僅是道路行業的挑戰,也是政府及其相關部門為公眾提供可靠通道的挑戰。我還沒有遇到資金超過需求的業主,只有通過合作,行業和政府才能建立其他更可持續的營商環境和融資模式”里爾說。
循環經濟的影響
目前全球經濟正在轉型,朝著更循環的模式發展。澳大利亞也在向這一方向過渡,不再沿襲直線發展模式,在此模式下,產品使用原材料制造、使用后通常扔掉。
“瀝青路面中的瀝青產品轉向循環經濟的做法被視為新發展模式實踐的重要環節”里爾說。
路面再生產品,如泡沫瀝青穩定廢棄粒料和膠粉瀝青,其性能優于其他路面產品,且成本更低。
再生瀝青路面(RAP,地球上最可回收的產品之一)重復使用骨料,減少石料開采,并重復使用瀝青。
圖3 道路材料循環再生示意圖
里爾表示,雖然這對澳大利亞來說是個好消息,但仍需要更多努力。
“國際最佳實踐表明,我們可以在道路行業做更多工作,推動澳大利亞實現可持續循環經濟?!?/p>
“通過持續的工程實踐,我們現在可以在公路上使用更多的膠粉瀝青和更高RAP或者玻璃摻量的路面材料(降低工程成本)?!?/p>
“道路所有者必須明白他們在轉向循環經濟方面的責任,包括促進創新,并為這種可持續實踐創造市場需求?!?/p>
他說:“我目前看到全國所有道路管理人員都越來越關注這一點,這非??上??!?/p>
同樣重要的是要了解,目前市場驅動因素可能不支持循環經濟的政策目標。例如,從海外進口膠粉比使用當地供應的產品更便宜,進口玻璃比在澳大利亞回收更便宜。
AAPA支持“永久性路面”設計理念,也支持循環經濟實踐。在循環經濟思想中,增加基礎設施的耐久性更容易被證明是合理的。
實現廢棄物再生利用是一個關鍵驅動因素。但是,將玻璃和塑料從工業和生活廢物中分離出來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改變日常規范,行業應為此投入相應經費。
這需要AAPA促進成員之間協調與合作,其中包括州公路管理局、地方政府以及澳大利亞的瀝青混合料、膠結料和噴涂密封材料供應商等。
未來電動汽車與自動駕駛的影響
里爾表示,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的實施對道路基礎設施的影響目前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城市和農村環境的需求可能不同的情況下。
“在城市環境中,因為自動聯網車輛可以安全緊密通行,其發展將使現有道路具有更大的車輛容量,這將要求道路具有更高的承載能力以推遲道路的維修時間?!?/p>
隨著自動駕駛對車輛行駛路徑的嚴格控制,渠化交通將出現,這需要更耐久的路面,目前有一些工程解決方案可以應對這個問題。
“有一點是肯定的,自動駕駛越普及越需要依靠道路基礎設施的良好服役狀態和可靠性,因為車輛不僅會相互通信,還會感知并與道路基礎設施通信(車路協同)?!?/p>
“在國際上,關于基礎設施如何與車輛進行通信,以及如何適應用戶的新需求,有大量研究,這包括基于納米技術的自愈道路、太陽能道路、可行駛充電路面等,這是一個令人振奮的未來”里爾說。
“電動汽車的引入也給政府帶來了巨大的資金挑戰。隨著燃料需求的減少,燃油稅也隨之減少。這與前面提到的資金挑戰有關,并進一步凸顯政府需要建立新的交通基礎設施收費機制的重要性。減少燃料用量對瀝青產量意味著什么仍不確定?!?/p>
未來之路
里爾預見澳大利亞道路行業將從當前實踐邁向未來行業問題解決方面迎來重大進展。
當面臨自然災害、海平面上升和全球變暖等的氣候變化影響時,基礎設施將需要更具韌性。
里爾表示,澳大利亞將采用可持續循環經濟政策,通過更多地使用可再生材料,推動新一代瀝青路面的發展。
考慮到澳大利亞的稅制及其抑制基礎設施發展的現狀,為打破此桎梏,里爾預見道路行業在私營部門投資及合作關系創新方面將取得重大進展。
“隨著電動汽車使用量的增加和政府降低燃油消費稅,道路將需要新的運營模式,以確保充足的資金用于道路建設與維護,未來20年對交通基礎設施的大量投資將支持經濟持續發展,也將支持行業向全自動駕駛汽車時代的轉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