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在安羅高速公路原陽至鄭州段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混凝土從泵車輸送臂中傾瀉而出,大橋主墩承臺第二層澆筑接近尾聲。預計到2025年,黃河上最長、內陸地區鋼結構用量最大的公路橋梁將建成通車。
穩中求進、難中求成瀝青網sinoasphalt.com。去年以來,面對疫情和洪澇災害疊加影響,河南交通運輸部門堅持目標不變、任務不減,不斷完善機制,推進普通公路水路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災后道路恢復重建。今年上半年,河南交通基礎設施累計完成投資807億元,為經濟穩進提質提供動力。
滾動推進36個項目開工建設
近日,河南因2021年公路水路交通建設年度投資保持穩定增長、通過車輛購置稅收入補助地方資金投資項目完成情況好,受到國務院激勵表彰。
去年,河南深入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以高速公路“13445工程”為抓手,完善路網規劃,多批滾動推進36個項目開工建設,總里程達2280公里、總投資達3384億元,全年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完成投資1169億元,規模和增速均居全國前列。
為確保項目建設早落地、早開工,河南省直各相關部門、各市縣協調聯動,創新工作方法,壓縮審批周期,加快要件辦理,加強要素保障。以沿太行高速公路安陽段用地報批工作為例,該項目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了市級審查,70天獲得自然資源部批復。
改善千萬農村群眾出行條件
九曲黃河最后一道彎在蘭考,東壩頭鎮張莊村便在蘭考北部的黃河岸邊扎了根。行走在張莊村的鄉間路上,平整開闊的路面、郁郁蔥蔥的樹木、鱗次櫛比的古樸小店依次映入眼簾。眼前這個“網紅”打卡地,曾經一度是沙丘遍布、貧困凋敝的蘭考“大風口”。
致廣大而盡精微。2021年,河南新改建農村公路7356公里,新增9000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實現省內17.9萬個20戶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目標,全省超過1500萬農村群眾出行條件得到實質性改善。從2019年開始,河南便啟動實施農村公路“百縣通村入組工程”和“萬村通客車提質工程”。3年來,全省累計投資23.9億元,逐步建立以城區為中心、鄉鎮為支撐、建制村為節點的城鄉客運網絡。
南陽幾塊錢一把的“小艾草”, 已經做成了特色大產業;大別山革命老區的新縣田鋪大塆,鄉村旅游蓬勃發展;蘭考徐場村的古琴古箏,遠銷海內外……放眼中原大地,“交通+產業”“交通+旅游”等一系列新業態不斷涌現,交通基礎設施聯通為群眾帶來更多看得見、摸得著、感受得到的紅利。
災后重建與長遠發展相結合
“去年大暴雨,俺們縣去市里的這條路水淹了將近一個禮拜,不光是路面,好多地方路基都壞了。你看現在修好的路比受災前還要好,你說咱心里能不踏實嘛!”在223省道開封市尉氏縣段,市民戎曉萌感慨道。
雨過云散,洪水退去,交通恢復等不起、慢不得。為推動災后重建與長遠發展相結合,河南印發交通基礎設施災后恢復重建實施方案,按照“先通后固、逐步提速”的原則,全力加快全省交通基礎設施災后重建工作,進一步提升交通通暢水平和防災抗災能力;提高補助標準、簡化前期工作程序,提前下達資金預安排計劃,僅用3個月時間就完成了一般水毀路段的恢復重建。截至目前,全省1727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完工1261個、完工率達73%,投資達171.8億元,為全省災后恢復重建提供了交通支撐。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下一步,河南將繼續搶抓中央鼓勵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政策機遇,結合國家和全省“十四五”規劃,加快建設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構建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提升運輸服務質量,讓群眾對交通的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